锦城巫阳(南征版)

生于蜀,习业于燕,谒师于楚,结庐于滇。

【三郡行·桂阳】子龙篇(1)关口赵侯祠

*删了一些废话,详细指路请【4】,全篇夹杂各种胡言乱语,很放飞,so......


先叨叨一下桂阳。

东汉桂阳郡治所在郴县,也就是今郴州市,郡辖区不仅包括湖南省内区域,还南至广东英德。子龙昔日在桂阳郡的遗迹集中在今郴州市下辖桂阳县,除了关口赵侯祠在县城以北50公里,其余都在县城内。此地在汉末即属郡治郴县,并不单独置县,直到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始置平阳县,迟至唐代才设立桂阳监,此后随着行政区划的改变仍然称桂阳x(军、路、府、州)。

清雍正时期升级为桂阳直隶州,下辖周边诸县,所以文中参考的同治时期的地方志叫做《桂阳直隶州志》,嘉庆时地方志叫《湖南直隶桂阳州志》(后文就简称同治、嘉庆州志啦~),查县志的话找到的都是一些现代地方志,因为到民国时期才改做桂阳县。so这个桂阳县和当初的桂阳郡不是一码事儿哈。

再次感叹汉代县真大,so耒阳县令还是有那么些排面的(旺柴~~顺便耒阳当时也属于桂阳郡,这样算子龙当过小凤凰的上司呢(笑。耒阳这次也去了,现在作为县级市划归衡阳,不过在当地蔡伦风头实在太大,小凤凰的名声完全被盖住了掩面)


关口赵侯祠

【1】

关口赵侯祠位于郴州市桂阳县桥市乡关口村,我从桂阳县城过去开车,约摸1个小时,走省道215换县道068,路好走,把百度地图导航终点定位“关口”,赵侯祠在附近不远(注意是桥市乡关口,附近其他乡镇有重名的村子别走错了)。

路过桥市乡镇上以后,大约还有5公里路程。快到终点时,一个往左后的急弯,路边会看到“武侯亭招呼站”和写着“关口”的大石头,一路上都有这样的中巴车招呼站。

null
这个武侯亭让我忍不住下来观望一下,子龙在桂阳的故事传说,大都与诸葛丞相有关联,但此处并没有任何与诸葛丞相有关的蛛丝马迹。到底是赵侯与武侯混为一谈,还是别有古迹可寻呢?

带着疑问再往前走,就进山上的关口村了。村口的牛一下子很热情的迎上来,大概因为我开了辆小红?哈哈。这时导航终点只剩几百米,因为还不确定赵侯祠具体位置,前方路况也未知,避免开到坑里去,先找了个宽的地方掉头停车,准备走过去。

路旁有一些人家,不少村里的人坐在家门口干活闲聊,我一个外人单枪匹马闯入引得他们投来纷纷目光。没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上前问,村里有没有一处赵侯祠。村里人还是很好说话,指了指说这条路上去就是,我心里一块石头落地,还好没找错地方。

一位阿姨说这上去还有半里路呢,我反正没事儿,带你去吧。出门这么久第一次被人带路,我感激涕零。其实也就顺着一条路几分钟就到,阿姨一副担心小姑娘在山里走丢的样子突然觉得特别暖。

我一边逗着路上村民家的羊(炒鸡可爱,还会凑过来给撸!),阿姨一边滔滔不绝地说她们村子是赵子龙当年驻军的地方,说起当地人对赵将军的各种崇拜。走到一处高地之下时,还给我指了指,说这个山头上以前有炮楼碉堡,后来啊被拆去和平镇建学校了。和平镇在桥市乡隔壁,来的时候刚路过所以有些印象。

关于此地,桂阳县文物管理所的文章说炮台和碉堡是咸丰年间魏喻义在关口营盘岭时所建,地方上也有子龙扎营于关口的传说,村对面的山头,便是当地人说的营盘岭。

虽然目前只能看到时间较晚的清代文献记载,但这个地方居高临下,站在赵侯祠所在的山头,就能俯瞰山下的县道来往的车辆行人,一条小溪蜿蜒向北汇入钟水(舂陵江)。河谷两岸都是高山,一处地势险要的关隘倒是真真切切的,不负“关口”之名,是驻军的好地方。扒开草丛往下望去,感觉就是央三剧里里张任伏击小凤凰的视角(喂能换个比喻嘛?!

(右边山头便是阿姨所指碉堡和炮楼的故址)

null

(爬上山头俯瞰,刚刚转急弯进来的路和武侯亭招呼站,过弯前桥下就是流经的小溪。其实赵侯祠所在的山头还可以往山顶走,观景角度应该更好,不过村民砍了松树拦路,我也就没往林区去。)
null
标记了几张卫星图供参考,比例尺由小到大,可以(还算直观地)感受一下周边山川地貌。

null

null
县志记载有关口附近的野鹿溪,汇入附近钟水,或许刚刚经过的小溪流就是文献所说野鹿溪。


【2】

关口赵侯祠的历史并不算长,可查的文献与碑记均注明始建于道光三年。龚学孺先生提到桂阳县志中记载有赵云当年于此地置平阳戍镇守,后人为奉祀赵云建此赵侯祠,贴上原文:

据桂阳县志所载,赵云当年占领桂阳后,为镇守此地,便在钟水设置军营平阳(原书应错别字,应为戍,下同)。钟水经此往北汇入湘江,平阳实际成了桂阳从水路通往衡阳、湘江的一处险要关隘。后人为奉祀赵云,便于道光三年(1823年)在关口村建了这座赵侯祠。        ——《三国遗迹探秘》P118-119

不过个人认为平阳戍的说法应该是唐代的,这里用得不太准确。我找了同治州志的相关记载,也贴上来分享。关口赵侯祠的相关记载同治州志是惟一一处,县城内的芙蓉峰赵侯祠的文献就多一些,大概是后者年代较早的缘故。

五里至关口岭,名寨岭,云汉建安中刘备收荆州南地,赵云领桂阳太守,屯戍此岭。陆通衡湘,亦郡间道,今立云祠。咸丰中,复建碉楼。

null

原本我都做好在村子里兜圈的准备,但出乎意料地顺利,只走过一小段山路,就能看到照片中熟悉的建筑,便是赵侯祠了。

门口有一处非常新的碑记,不见款识和立碑时间,紧随其后的是大串捐资者的姓名。“万古攸同”四个大字下,标题赫然又是“武侯祠序”。想到刚路过的“武侯亭招呼站”,这大概不是巧合吧?往下看序文便有了答案:

赵公云字子龙也,三国名将。其生功绩昭著,威震华夏,及计取桂阳,乃镇此蓉关。书云:不为利诱,不力(为,碑文错字)色动,真丈夫也。吾辈先人感其勇武,念其荫庇,于道光三年循其旧迹,建亭置像于此,以奉祀事,曰武侯祠焉。然岁月沧桑,其像早已毁损不知所踪,仅其亭残存,今沐党恩,承民意,葺其亭,复其像以昭其功绩,供后世敬仰。

歌曰:云海苍苍,江水泱泱,武侯功绩,山高水长。

按照序文的记载,是因“感其勇武”,所以建武侯祠以纪念子龙,与诸葛武侯无关。以前还从未见过有此说法,倒也是很新鲜。

从文辞和内容看来,序文是近年所写,而且仿的是清代旧碑记的内容。在赵侯祠内还有两处清代的碑,被嵌在左右墙壁之内。其中左侧的便是这块道光十九年(戊戌)的《赵公香火碑》,其辞曰:

人独知关帝之为灵昭昭也,而不知赵公之为灵犹昭昭也。公同列五虎汉之福将,微论战汉水,胜当阳,功绩昭著,不减□□,威震华夏,即收吾桂郡,镇此蓉关,业郡牧,不为利诱,不为色动,真丈夫也(根据内容和韵脚推测缺失的两字是关张)......

【戊】戌夏首士等以道光三年,遵其古迹,建亭于斯,因设像于斯,复馨香恒于斯。故与诸君子议踵成之,置田舍,令香丁以奉祠事。行见上吞山光,下挹江濑,有亭之森,维万象也(戊是我加的,找到的所有资料都是“戌夏首士”,明显不对,按年代光绪十九年应该是戊戌年)......

爰之以歌曰:蓉山苍苍,桂水泱泱,将军之绩,山高水长。

(原文为上,我怀疑应该是“皇清”才对)道光十九年竹小春牡丹生日立

因神龛和石碑外设有护栏,看前人考察的照片是可以打开护栏门近距离观看石碑。此刻虽四下无人,出于对祠庙的敬畏我也不好随意翻越,上面的内容是我根据多篇资料摘录,较原碑文字肯定不全。能看到的部分并未涉及“武侯”相关的内容,县志中也未见“武侯祠”的讲法,则未可知“武侯”一说是源于古人还是起自近世,个人推测属于后者。

另外,如果有小伙伴有资源看到碑记图片请call我,有点遗憾,先谢了!找的几处记载都能明显看出有错漏字我尽力补救了(哭

顺便弱弱吐槽一下,虽然是只字的改动,但是“云海”、“江水”词,比起原文的“蓉山”、“桂水”这等有特殊含义的意象,就显得逊色多了。因为芙蓉山所在,桂阳古来有蓉城之称(可巧和成都一样),又有桂水流过,则足显地方风物了。

还有一种猜想,根据清乾隆年间重修芙蓉峰赵侯祠时,知州叶元棋所撰写《汉顺平侯赵将军庙碑记》可知,当地祭祀武帝(关羽)成风,侯(赵云)庙仅仅为武庙之右的陪祀,叶认为以赵侯的德行功绩,应当单独立庙,与武帝并隆。大篇幅都在将子龙与武帝并论,或许后人称赵侯祠为“武侯祠”有取武帝、武庙之意在里面?结果恰巧撞名丞相家的武侯祠了噗(一家之言,轻拍)

引用一段《汉顺平侯赵将军庙碑记》如下:

辛卯春,余守汉宁祀武帝,见庙之左侧有题额,曰赵将军庙,盖即蜀汉之顺平侯也。余拜其像,而不禁有感焉,夫侯与武帝同事先主,经营天下,功绩昭着,赖恃忠诚,济于危险,且其严重整肃,有不为色动,不为利诱者,其功与德,又岂在武帝下哉!


【3】

赵侯祠规模很小,是处一面依山,一面临崖,南北两侧门洞,三面青石砖墙构成的的亭式建筑,墙上贴着村民新年时节来祠中祈福的红纸,桌岸上还有小零食哈哈哈,可惜我啥都没带上来。

据龚先生九十年代初的考察记录,当时只留下青瓦飞檐的祠舍和石碑,现在能看到神龛里子龙可可爱爱的塑像应该是后来恢复的。

梁上的一块牌子写着“桂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2014年所立。不禁感慨还是申请了文保单位好啊,虽然偏僻且破旧,但至少不允许随意拆除或改建!(没错说的就是仙桃武侯祠,键盘已经准备好了,撸袖子)

null

(我想说,那个雕花供桌擦擦应该会很好看的)

null

(这青色的老砖真有历史感)

null
null
除了《赵公香火碑》之外,右侧砖墙内嵌着一块诗碑,据雷晓明考证,为地方名将魏喻义所题,摘录于此:

其一

将军自昔守斯土,簇簇踞兵如踞虎。

胆略虽同马黄修,义仁却与关张伍。

蓉山遗垒著千秋,梅水抱头流万古。(梅溪是上文提到的野鹿溪别名

昭烈到今寸地无,子龙犹有一祠宇。

(???怎么肥事,是因为房产证上写的是丞相一个人嘛哈哈!好吧下一首,扶额

其二

祠宇森罗万象幽,堂堂大将顺平侯。

威风宛在凌霄汉,浩气如生逼斗牛。

漫说英雄空一世,旋夸灵迹自千秋。

巍巍功德今犹古,赢得口碑姓字留。

(emmm,这两首诗,挺淳朴的......

清光绪十九年,万古攸同。(原来上面的万古攸同来自这里的落款


【4】

最后大家关心的前往方式,如果是自驾前往,和我一样直接导航“关口”(详见【1】),看到武侯亭招呼站拐进去,进村之后慢慢往前走的同时能看到右侧岔路上一栋“关口文化活动中心”二层楼建筑,这时候右转顺着小楼边的岔路继续往前走,没多久水泥路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山里的土路和石台阶,大胆往前就好,只有一条路直通赵侯祠,几分钟就能上去。

(就是这栋楼,从右边的路上)

null
(通往赵侯祠的山路,路过一处断碑颓垣。仔细看右边这块名为“关口砌路碑”,字迹还挺清晰,落款为“皇清嘉庆九年岁次甲子仲冬月上浣”,啧啧,比赵侯祠还早些年头,左边那块倒地的不太看得清,应该都是关口修路的记事碑)
null
如果没有自驾条件,有桂阳县城到桥市乡的中巴,就停在桥市乡镇上,具体可以去客运站打听,我从桂阳开过来一路上遇到不少这样绿色的客车,车上的牌子就写着“桂阳——桥市乡”。

到了桥市乡以后,车站附近有不少拉客的摩托车,或者转乘路过关口的客车,跟司机说到关口(还记得武侯亭招呼站吗)。我向村里的阿姨确认了,村里已经通车七八年,坐车没有问题的。至于回去的话,武侯亭招呼站拦车回镇上再转车,如果遇到直接回桂阳的那更好。

总之车肯定是有,感觉这边乡镇村的客运还蛮正规,车型统一,始发终到都明确,县道也修得平整,不至于落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小地方和大城市的交通不同,不知道就使劲揪人问才是最有用的(大城市大家都埋头查路线哈哈),以及稍微熟悉一下周边乡镇村落的地理。当然最重要的是安全,有条件还是结伴而行或者开车,路上有个照应。


本来以为一篇可以完结桂阳,结果严重超字数,县城的下次再更吧(抱歉了

最后放一些相关性比较强的参考材料,三位都是有实地考察记录的,龚先生的最早,90年代初,其余两篇应该是近几年的。

文章《关口赵侯祠》 欧阳厚今

文章《探寻桂阳关口古祠之迷》雷晓明 

《三国遗迹探秘》龚学孺(这本书我分享过网盘链接,想要的可以往前找   


评论(18)

热度(64)

  1. 共6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