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巫阳(南征版)

生于蜀,习业于燕,谒师于楚,结庐于滇。

武侯与道家(2):黄老

写在前面:

*学术界把汉以前道家思想分为老庄和黄老,作为圈外吃瓜群众借用一下这对概念。本篇一为武侯而写,二为破除对道家的固有印象。


1.

道家思想往往被贴上“清静虚无”“出世离尘”等等标签,看过不少分析武侯和道家相关的文章,分析其道家思想的往往局限于隆中十年的隐居生活和诫子书中的“淡泊宁静”;分析其道家形象的往往从元明杂剧传奇以及民间传说入手。前者显然论据单薄缺乏说服力,也确实遭到过很多反驳,只是对道家思想认识固化的产物。后者虽然一部分也来自于武侯本身的道家思想的影响,但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当然从黄老道家切入的也不少。目前读到过的而言,王利器先生1983年《试论诸葛亮的政治思想》中,对武侯与黄老的分析无人出其右。这也是目前看到最早的一篇,很多后来文章分析黄老多少都受影响(但从未超越)


2.

通常对汉代道家的分类,除了有老庄的“清静虚无”,还有黄老的“因循为用”,甚至在魏晋谈玄风气兴起之前,这种审时度势,积极入世的思想反而是道家主流。

这个分类对于道家学术本身而言不重要,其本身的自然发展趋势如此,黄老、老庄、道家都是一回事。只是后世人根据太史公的言论对道家进行人为的区分罢了,本文也只是统言道家。但最起码可以得知,道家不仅仅是厌离尘世,超脱物外的作风,也有崇尚功用,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一面。黄老在汉代,与墨、儒并行,是真正的显学,甚而汉初黄老独盛,一度压倒诸家,文景之治就是很好的例子。


3.

这么说,似乎天下便宜都被道家占尽了,那么道家根本的东西是什么?

从道家学术本身而言,其学说的根本与最高追求是“道”,问道,学道,见道,修道,得道。至于出世与入世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不是根本界定是否道家的标准。只不过由于“清静”“淡泊”“致虚守静”是道家求道学习路上的主要方法,是渡河的舟楫,是每个道家学人的必经之路。所以造成了大部分人对道家的印象如此。渡河之后,无需再背负舟楫前行,因此观后世得道之人,依旧去世离俗者有,反之积极用事者有,甚而疯疯癫癫行走江湖混迹尘俗者亦有,因此造成了道家人物的百态与神秘。


4.

其实中国传统学术,传统文化的顶层概念也不出乎“道”这一概念,任何学术技艺最终都会与之产生联系。诸子百家的文章著作大多都会用一些篇幅讨论“道”为何物: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谓教。”

“夫道者,所以充形也,而人不能固。其往不复,其来不舍。谋乎莫闻其音,卒乎乃在于心;冥冥乎不见其形,淫淫乎与我俱生。不见其形;不闻其声,而序其成,谓之道。”《管子·内业》

“道可受兮,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无滑而魂兮,彼将自然。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远游》

只不过道家专以证道为任,是以专门研究“道”之学问而形成的学术流派。其通融圆活,与时俱进,不拘时俗,一切都离不开道之本体,而在道之运用上可以千变万化。道家产生以来,对百家本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或者说而自道家以下分衍了诸家学术乃至各行技艺。


5.

再来看一看汉人对道家的认识: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

太史公父子对道家的评价,确实出乎当时诸家之上,也与后世刻板印象的道家大不相同。只是后人不晓道家学说流变而已。但从古至今,其实本质的东西没有变过,所谓变只是在外表现形式,以至后人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史记》之言,都是直指道家之本的。

《汉书》则说得更加明白直接: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是不是出于史官这个众说纷纭,但“君人南面之术”已经给出了明确结论,帝王之术,治国之道。

因此不难理解为何《道德经》花了大量篇幅在讲用兵和治国,道家学问本就重视治国用兵。然于学道之人而言,讲用兵治国的本质还是在讲修身。但是修身治国理为一贯,皆出一本,在于治心。因此楚庄王问治国,詹何才回答说:本在身,不敢对以末。学道之人先学治身心之法,待明其理而后运用于治国,这就是“为国与身亦皆如是”。


6.

若是了解汉代道家,丞相出生齐地,躬耕隆中时自比管仲乐毅等事就大有可挖掘之处了。

战国时稷下之学黄老之说兴盛,留下名字的几位稷下讲师大部分是道家人。《管子》中《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是公认的稷下之学的代表,其书也是以道家之说为基础,兼括诸家思想,而武侯也推崇《管子》。

后世多认为《管子》是法家著作,不说现代,至少到《隋书·经籍志》的时代就已经被划归法家了。

而追溯《汉书·艺文志》,《管子》实则属于道家。巩曰国长篇大论地写过《<管子>入道家辨》,从今人的角度透彻地分析了其中的缘故。只因后人理解的道家过于狭隘,才会出现这样的议题,而对于汉人而言,这本来就不是问题。

至于和乐毅的渊源,乐毅后人乐臣公,在赵国灭亡后流亡齐国,善修黄帝老子之言,显闻于齐,称贤师,在汉初名声很大,乐臣公弟子盖公,是国相曹参的老师。

齐地是丞相的故乡,也是黄老道家之学兴盛之地,兼有乐氏在汉初的影响。武侯自比管乐,除却才干与功业,也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黄老思想的影响。


7.

由此,先帝遗诏中那些被玄亮二人推荐的书目,就绝不是另辟蹊径剑走偏锋。专门提出《申》《韩》《管子》《商君书》这些在后世看来法家的著作,本就与道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给刘禅的书单,目标很明确是教他做帝王用的,人君南面之术,而不是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关于这句是不是武侯原话,即使不是,也是秉承了道家“垂拱而治”的思想。

在《史记》中,申韩与老庄合传。申子重刑名,韩子重法教,其本皆出于道家;而道家“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8.

最后摘黄石公《素书》一段,读后令人拍案叫绝!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道家贤人君子的用事准则,也是武侯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无一例外全部做到了。



武侯之所学囊括诸家,但其所学之诸家又大都包括在汉代黄老之中,道家仍然是主干核心。而论其儒生形象的由来,则与宋儒们的宣传脱不掉干系了。



下篇(3)庙观

       (4)文献



烂尾中……写前面部分虽然没有提及武侯,但实际上码每一个字脑子里过的都是武侯,写到后面感觉自己已经脑完了(并默认大家都一起脑了),就这样吧哈哈,说实话不如去看看王利器先生的,这篇到时候回来重写。

评论(2)

热度(13)